遇见学共体,且行且有趣


2021年10月20日下午14:30分,数学教研组在刘柏军老师的组织下,由刘青霞老师当主持人,数学组的所有老师聚集在科技楼203召开第二期学共体培训会。

张兴老师分享

培训会的第一个流程为备课组教师个人课堂观察记录和教学设计启示分享,首先是初一备课组组长张兴老师的分享,张兴老师根据初一小组在执行学共体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了以下几点困惑:1.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那么在学共体模式下,如何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如何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2.学共体课堂,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但由于学生表达能力较弱,无论教师怎么引导,学生都很难答到点上,这个时候该如何掌控课堂进度,该如何把握课堂时间?3.对于三单中的学习单,在备课时觉得很困难,很难想到思维性很强的问题。4.我们这里学生基础差,自学能力有限,如果课前预习,需要我们先印刷预习单,耗材大,若课堂上预习,教学时间又太紧,不知道么办?5.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只能就低难就高,据水桶原理,结果是造成整体水平不高,拓展延伸练习对能力一般的学生还是参与性不强,无益,学共还是难以共学。有什么好办法?

接下来,黄丹老师观察的课堂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节,边边边。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由三角形全等可以得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六个条件,老师接下来提问,由性质反过来,能不能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请大家动手画一画。一个条件的时候,两个条件的时候,可不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学生在草稿本上画画的情况很不一样,有一些同学不理解老师的问题,甚至还用代数式来表示,由此黄丹老师有一个疑惑,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问怎么提?是全部以文字的方式呈现,还是可以口头补充一些?

陈晶晶老师分享

刘红芳老师分享

晶晶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自己执行学共体的困惑与感想,学共体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学生不是老师,这对观察课堂的老师的备课起到很好的一个参考与指引。关注焦点学生,让老师更清楚的了解学情,了解孩子的学习历程,如何更好的让孩子参与课堂,老师的问题,指令如何更好的表达也很关键。红芳老师课堂观察实录分享是先从立足学习历程,抽取关键事件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再基于关键事件分析学习困难与应对机制,提出困惑:学生真正卡壳的地方是什么?如何让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如何增加学生学习应用的机会?最后反思自身改进教学设计,用高阶问题直指核心概念,从原型问题走向情景问题。范家伟老师对课堂观察也有自己的思考,范家伟老师先介绍自己观察的焦点学生的大致情况,并通过时间轴观察记录学生的整节课学习过程,发现焦点学生数学能力比较强,并且乐于助人,对伙伴有困惑的地方及时给予帮助。观察学生学习历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处理好观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要坚持课堂观察,对学生学习历程的观察,是一件提高自己反思教学的机会,也是很好的了解学情的机会。小玉老师给我们分享课堂观察的焦点学生关键事件,并说明关键事件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些改变,课后及时的进行小组的反思,第一,课上如何下达指令,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第二,课件,学习单,教材,ppt之间应该怎样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刘青霞老师分享

最后,刘青霞老师给大家分享,从课堂观察—新的反思—改进的方向和可能性的目标进程,已达到设计更好的三单设计,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表情三单书写等内容,课堂观察当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找关键点认证这个行为背后带来的三单的调整,改进。第二个环节,刘青霞老师又给大家分享了当我们观察学生很无聊的时候,可能出现的情境,即当出现这些情景的时候,观察老师可以做的相关措施,又从“主题—资料—预判—证据”的流程对观察事件进行一个分析。第三个的环节讲述了课例叙事该怎么做,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可以从课题年级以及三单整体设计来进行一个分享。让课堂观察老师尝试着看图学会讲故事的事情表象,分析事情发生可能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可能。在过程当中,刘青霞老师也以自己的一次课堂观察和大家进行了一个分享。

每一次的培训,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数学组的伙伴们在培训中摩擦出思维的火花,在培训中成就你我,学共体之旅路漫漫其修远兮,数学组会全力以赴,共创美好的学共之旅。

 

 

【撰稿】:数学组 周中秀

【审核】:数学组 刘柏军

202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