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化


2022年3月9日下午17点至18点,我校第58期龙腾讲坛开讲。主讲人是乐东黎族自治县梦璜文化研究会会长邢越,主题为《宗祠文化和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乐东黎族自治县梦璜文化研究会会长邢越


华二黄中300余师生及一些社会人士也慕名到场聆听。

讲义之提纲:

一、宗祠的概念和多种称法。

二、宗祠的特点和诸多功能。

三、宗祠是家族灵魂和家族荣誉的神圣之所。

四、由家及国的家国情怀。

五、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中,在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的当下,宗祠文化如何扬长避短,摒弃陋习,继续发扬光大的一些思考。

《五指山诗》  明代  丘濬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霁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邢会长在展开讲义前,首先在黑板上写出海南明代“理学名臣”丘濬七岁时所赋的《五指山》诗。他简单介绍了诗的内容,指出丘濬自小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最后成为明朝的文渊阁大学士,皇帝的左膀右臂(丞相),践行了他“遥从海外数中原”的励志故事。接着,又对诗句“夜盥银河摘星斗”中的“盥”字进行解释。指出有关宗庙、祠堂等祭祀活动中,常常出现带有“盥”字的词语,比如:“盥漱、盥涤、盥洗”等等。强调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人们要洗手、洗脸之后,以洁净之躯才能进行祭拜活动,显示了人们对祖先的虔诚和庄重!这样,话题很自然地切换到宗祠文化的介绍上来了。

宗祠是人们纪念祖先和追思先贤的场所。宗祠有祖祠、祠堂、宗庙、家庙、大宗、小宗等诸多相同相近的称法。海南规模较大的宗祠有冯氏大宗祠(澄迈)、(林氏)比干纪念馆(琼山三公里)、陈氏大宗祠(琼山塔市)等;著名先贤祠有:冼太夫人庙、伏波庙、苏公祠、妈祖庙、五公祠等。

因为宗祠是供奉祖先神牌和祭祀祖先的神圣场所,所以,其位置的选定非常讲究,其建造的级别也非常高。宗祠的社会功能多多:每年的祭祖活动,起到了认祖归宗,敦宗睦族的作用;宗祠作为珍藏家族史籍和纂修宗谱的主要场所,可谓是家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宗祠是践行家法、家规,促进家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确立互帮互助机制的场所,是社会的一个小单元;姓族子弟在宗祠接受文化启蒙教育,以及道德和伦理教育,可说是一个教育基地;有功名者,赠匾表彰,去世后供奉于宗祠,让其流芳百世;背叛国家、辱没家族名声者,则从家族除名,不得进入宗祠,让其遗臭万年!

中国这个大家庭,由各姓族组成。各姓族的宗祠文化,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宗祠文化中,光宗耀祖,尽忠报国的价值观可谓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每次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是文化基因中隐藏的家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之时,为了国家的救亡图存,人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共赴国难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

一、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陵,在保卫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下,把全民抗日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二、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中国抗日捐钱捐物无数,为抗日做出巨大贡献。毛主席为其赠送条幅,题写“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大字。

三、1939年,由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爱国青年华侨组成的“南侨机工服务团”3000余人,回国加入抗战,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当中琼籍人士800余人,牺牲者达400多人。

在讲解宗祠文化的过程中,邢会长也穿插讲了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宗祠”和“祖祠(或公祠)”的区别;也讲到了黄流地区过年是厅堂上张贴的“五世其昌”横联的典故来源和意义,听后让人茅塞顿开,收益匪浅。

时间关系,邢会长最后做结束语时,应景式的借“龙腾讲坛”的“龙腾”名称,把丘濬的“遥从海外数中原”诗句改为:“遥从龙腾数中原”,并把其写在黑板上,以此作为对位于龙腾湾的华二黄中学子的一种寄语和勉励!

主持人邢丽莹老师

最后,讲坛主持人邢丽莹老师对邢会长的讲义进行了简短总结;同时也播放了黄流宗祠文化的代表梦璜书院的一些图片;接着又就邢会长所讲的一些要点内容进行有奖提问,学生们踊跃抢答,在一片欢笑声中,讲坛圆满结束。

 (合影留念)

 

【主讲人简介】:

邢越:黄中校友,1986-1990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本语专业毕业。曾先后在工厂、外贸公司、旅行社工作,现为乐东黎族自治县梦璜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个人专著为《海南邢氏历代宗谱碑铭文辑》。

 

(撰稿/祁小民;审核/张翼;摄影/王振)